行业资讯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讯动态 > 行业资讯
关于钢结构工程安装测量方法
根据《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》柱子定位轴线的允许偏差为1mm,地脚镙栓的埋设正确与否是钢结构吊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,包括地脚镙栓的安装就位、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与混凝土凝固后偏差的测量。
怎么测量:
1、安装地脚镙栓前,在地脚镙栓的钢板上刻画"十"字中心线;
2、钢筋绑扎完成后,在钢筋上准确投测地脚镙栓理论"十"字中心线;
3、地脚镙栓附近利用高程控制网引测高程点;
4、用钢筋上的中心线安装地脚镙栓;
5、地脚镙栓中心线方向上架设2台经纬仪,准确指挥地脚镙栓的安装就位;利用水平仪指挥调整地脚镙栓的高度;
6、重复上述的过程,直至地脚镙栓的平面位置及高程都达到规范要求为止。
钢柱测量校正:
1、经纬仪校正法
测量校正时,用两台经纬仪分别架设在钢柱纵横轴附近,但偏离的角度不应大于15度。离柱的距离约为1.5倍柱长。校正时先瞄准柱子下部的控制线,经纬仪照准部固定后,再仰视柱顶部控制线;如果重合,则表示这个柱子在这个方向上就是竖直的,如果不重合,应进行调整,直到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都符合要求为止。首根钢柱就位时除了要校正垂直度外,还要对柱底的标高进行调整,通过调整柱底的螺母对首根柱的高程进行调整,保证钢梁的准确就位。
用缆风绳校正钢柱时,在松开缆风绳时,柱子能保持“0”位移状态,才能算校正完毕。如果缆风绳的力量很大,柱子就有很大的安装内力,松开缆风绳。柱子的位置就会发生变化,这样也会使结构产生较大的变化,此时不能算校正完毕。
2、空间后方交会技术
由于施工现场条件的限制,在作业层施工作业时,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:现场控制点无法通视,已知点上无法架设仪器,视线较长时间遮挡,为解决以上问题采用空间后方交会技术,把全站仪架设在通视良好的位置,利用“后方交会法”交会出仪器中心坐标,然后利用坐标数据进行放样。
上一篇:关于钢结构建筑基本属性与品质技术特征
下一篇:钢结构阁楼的搭建成本与哪些因素有关
友情链接: 重庆钢结构公司 曝气机